初生之犢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俗語說「初生之犢不畏虎」比喻沒有經驗、勇于任事的年輕人不知艱險無所畏懼有如剛出生的小牛不知老虎的可怕。「初生之犢」的典故出自〔莊子·知北游篇〕傳說中堯時賢人王倪的弟子嚙缺向王倪的老師被衣請教如何得道被衣答說:「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 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意思是說端正形體專一注意便可及自然和諧的境界;收攝知心專一思度精神自可超卓。如此德性可以美化你大道也成為你的居所而你卻天真純潔有如新生的小牛無知無心也無所求。這里「初生之犢」一辭在〔知北游篇〕是用來比喻得道者純真渾厚、無知無欲的修為境界并不是用來比喻徒具血勇、不畏危險的年輕人。而是說消弭凡事計量的智心使精神純凈專一是修道者的基本修養(yǎng)工夫。莊子與老子都主張「絕圣棄知」、「去知用明」因為他們認道純真無辜猶如嬰兒新犢如〔道德經〕第十章上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五十五章說:「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均屬異辭同義。在教育中兒童的天真無邪給予施教者最大的教育可能性因為天真無邪使兒童具高度的可塑性易于接受簡單明白的道理。但在老莊看來天真無邪更是人性中最可貴的資產;不僅應該謹守勿失不要受復雜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將之斵喪或若有失更應透過精神修為的工夫效法嬰兒新犢反璞歸真以回復天真無邪的本性。
初生之犢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剛出生的小牛。語本《莊子.知北游》:「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后用以稱膽大敢為無所畏懼的年輕人。《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黃天祿年紀雖幼原是將門之子傳授精妙槍法如神不分起倒一勇而進。正是初生之犢猛于虎。」
初生之犢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修訂本參考資料:剛出生的小牛。語本莊子˙知北游: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后用以稱膽大敢為無所畏懼的年輕人。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黃天祿年紀雖幼原是將門之子傳授精妙槍法如神不分起倒一勇而進。正是初生之犢猛于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