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想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2:樂曲類型名。一、敘事史詩的一段它可分開來朗誦。二、十九及二十世紀時的一種器樂曲這種器樂曲的名稱是借自十八世紀的文學名稱。狂想曲由字義中顯示它沒有一定的形式、內容或作曲法。最聞名的例子是李斯特(Liszt 1811-1886)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Hungrian Rhapsodis 1846-1886)它們像敘事史詩般一段段地非常自由有些部份音樂表現很夸張并用對比性的情緒表達和用民謠的調子為主題。很多音樂家所寫的狂想曲都愛用民謠的調子當素材但也有些作曲家例外如布拉姆斯(J. Brahms 1833-1897)的《第79號鋼琴狂想曲》(Rhapsodis op. 79 for Piano)是以小奏鳴曲的形式出現。
狂想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源于十九世紀的一種史詩性樂曲。多根據民歌改編具有敘事性富于民族特色。樂曲自由奔放不拘形式。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源于十九世紀的一種史詩性樂曲。多根據民歌改編具有敘事性富于民族特色。樂曲自由奔放不拘形式。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修訂本參考資料:源于十九世紀的一種史詩性樂曲。多根據民歌改編具有敘事性富于民族特色。樂曲自由奔放不拘形式。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