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族師為周代職官名上士屬地官大司徒。古者百家為族五族為黨;族師就是一族的行政長官掌管一族的政事戒令;負責登記全族戶口、服役者六畜、車馬等數量并推行五家為比十家聯保之法。典出〔周禮〕。〔周禮·地官·族師〕云:「族師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以邦比之法帥四閭之吏以時屬民而校登其族之夫家眾寡辨其貴賤、老幼、廢疾可任者及其六畜、車輦。五家為比十家為聯;五人為伍十人為聯;四閭為族八閭為聯;使之相保相受刑罰慶賞相及相共以受邦聯以役國事以相葬埋。若作民而師田行役則合其卒伍簡其兵器以鼓鐸旗物帥而至掌其治令、戒禁、刑罰。歲終則會政致事。」鄭司農〔注〕云:「百家為族。」鄭玄〔注〕云:「政事邦政之事。」又云:「登成也定也。」又云:「相共猶相救相賙。」又云:「亦于軍因為卒長。」 為了讀者方便起見將〔周禮〕原文語譯作:「族師掌理本族的戒令政事。根據國家校比法的規定率領四閭的官吏按時聚集民眾調查校正本族男女的人數查明其貴賤、老幼、殘廢、有疾病的和身體強壯可以勝任工作的以及六畜、車輦等。五家為一比十家相聯;互相保證不為非作歹有事就互相保證托付。罰刑慶賞互相連及相互享共。族中人各有自己的職業各為國家服役互相幫助料理喪事。若有征伐、田獵、工役等事需要民力時則依軍事編制加以組織檢閱士卒們自備的兵械并攜帶車、輦、鼓、鐸、旌旗等物率領士卒到鄉師那里報到并負責掌理治令、戒禁、刑罰等等事情。到了每年年終就要綜合核計政績呈報上級。」 總之族師是周代一個地方組織名為「族」的行政首長完全掌管一族的戒令與政事負責登記全族的戶口、服役者、六畜、車輦等數量并努力推行五家為比十家聯保之法。平時為族這個單位的行政首長戰時則是師田行役就要合其卒伍簡其兵器敦鼓振鐸張旗舉物緊急動員起來;同時掌握非常時期的治令、戒禁和刑罰。到了年終就必須綜合核計行政績效呈報上級以見負責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