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聲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隨聲答和的昆蟲。本指唐代洛州人士所得的怪病每發言則喉中有回應之聲。見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一》。后比喻胸無定見隨聲附和的人。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非文事》:「已無特見一一隨人之聲而和之譬之應聲蟲焉。」
應聲蟲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六》:「楊用修笑今之儒者皆宋儒之應聲蟲。吾以為孔穎達真鄭康成之應聲蟲也。」 2:《鏡花緣.第三零回》:「當日有人患一怪癥每逢說話腹中也照樣說話;彼時雖有醫家識得此癥名喚『應聲蟲』及至用藥仍無效驗。」 3:明.俞弁《逸老堂詩話.卷上》:「楊用修有云:『世之人無特見者一一隨人之聲而和之譬之應聲蟲焉。思以青黛藥之可發一笑。』」 4: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摘鈔.卷四.非文事》:「己無特見一一隨人之聲而和之譬之應聲蟲焉。」 5:宋.吳幵《優古堂詩話.應聲蟲》:「陳正敏《遯齋閑覽》載:楊勔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浸大。有道士見而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不應者當取服之。』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乃頓餌數粒遂愈。」 6:宋.范正敏《遯齋閑覽.人事.應聲蟲》:「余友劉伯時嘗見淮西士人楊勔自言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輒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浸大。有道士見之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所不應者當取服之。』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因頓餌數粒遂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