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又稱稀土金屬。是稀有元素的一類。為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Ⅲ類副族元素鈧、釔及鑭系元素的合稱即鈧(Sc)、釔(Y)、鑭(La)、鈰(Ce)、鐠(Pr)、釹(Nd)、鉅(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餾(Lu)等十七種元素。其中鉅是人造的放射性元素尚未在天然礦物中發現其余的常微量共同存在于獨居石與鈧、釔等礦石中。稀有元素原子結構的共同特點為外層有2個價電子次外層有8個電子化學性質都很相似從彼此分離較難。一般采用萃取分離法及離子交換分離法則能制得單一的稀土元素化合物。化合價主要是正三價鈰有較穩定的四價錯和鋱亦有極個別的四價化合物彭、銪、鐿有二價化合物。在三價稀土的氧化物中氧化鑭的吸水性和鹼性與氧化鈣近似其余依次磚弱。
稀土元素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化學上指包括鑭系稀土的十五種元素和錒系稀土的十四種元素。早期因系自產量稀少的礦物中加以分離而得故稱為「稀土元素」。用途很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