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律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中國音樂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 2:音樂理論。中國明代朱載堉首創的樂律學名詞用以規定十二平均律中各律管長度的一套精密的比例數。從黃鐘律標準音算起按照一定的生律法在一個八度之內連續產生十一律使每相鄰兩律之間都成半音稱為十二律。在文獻中最早記載見于《國語.國語下》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伶州鳩論樂。十二律的名稱由低到高依序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朱載堉用開方的方法來計算律管的長度使十二律間的音程達到嚴格的均勻性得出了精密程度達到二十五位數的數據發表在其著作《律學新說》(1584作序)中成為人類文化史上最早出現的十二平均律數學理論。
十二律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相傳為黃帝的樂官伶倫利用竹筒長短造成發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聲律準則。分為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律六:林鐘、南呂、應鐘、大呂、夾鐘、中呂。也稱為「十二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