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先師之名秦、漢以前系泛指有道有德之士。后或指孔子或指顏回;明代以后則專指孔子。 據(jù)〔禮記.文王世子〕載凡學(xué)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鄭玄引〔周禮.春官宗伯之職〕注云:先師是指有道有德而教于國學(xué)者死后則為樂祖祭于瞽宗。另〔文獻(xiàn)通考.學(xué)校考〕有謂東漢明帝永平二年(59)養(yǎng)三老五更于辟雍郡縣行鄉(xiāng)飲酒禮于學(xué)校皆祀圣師周公、孔子牲以犬;此時先師是指孔子。至唐太宗貞觀二年(628)上依左仆射房玄齡等之請準(zhǔn)仿晉、宋、梁、陳及隋大業(yè)故事以孔子為先圣顏回為先師。高宗永徽中又改周公為先圣孔子為先師;顯慶二年(657)再從太尉長孫無忌之請改孔子為先圣顏回為先師。此制宋、元因之。及至明代據(jù)〔明史.禮志〕載世宗嘉靖時詔孔子神位題「至圣先師孔子」去其王號及大成、文宣稱號。清入關(guān)后世祖順治二年(1645)定稱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孔子」順治十四年改稱「至圣先師」。此后至圣先師遂專指孔子。
先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尊稱逝去的師長。 【造句】這本文集是為了紀(jì)念先師而發(fā)行的。 2:指萬代之師孔子。隋文帝時諡孔子為「先師尼父」后世尊稱孔子為「先師」亦尊稱為「至圣先師」。 【造句】全天下的老師都應(yīng)效法先師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
先師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稱逝去的師長。《禮記.文王世子》:「凡始立學(xué)者必釋奠于先圣先師及行事必以幣。」《孟子.離婁上》:「今也小國師大國而恥受命焉是猶弟子而恥受命于先師也。」萬代之師孔子。隋文帝時諡孔子為「先師尼父」后世尊稱孔子為「先師」。晉.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二首之二:「先師有遺訓(xùn)憂道不憂貧。」也稱為「至圣先師」。尊稱能佐先圣成德者。魏正始至隋大業(yè)年間皆尊孔子為先圣顏回為先師。唐初曾改尊周公為先圣以孔子為先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