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祿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祠祿乃宋代大臣退職后為酬庸其貢獻而使任道教各宮觀之宮觀使或宮觀中其他職務以便領取薪俸(祠祿)安享晚年。據[宋史.職官志]載:宋制設祠祿之官以佚老優賢;先時員數絕少熙寧以后乃增置焉;……時朝廷方經理時政患疲老不任事者廢職欲悉罷之乃使任宮觀以食其祿。……元豐中王安石以左仆射觀文殿大學士為集禧觀使呂公著、韓維以資政殿學士兼侍讀仍提舉中太一宮兼集禧觀公事。 大抵祠館之設均為佚老優賢而有內外之別;京祠以前宰相、見任使相充使次充提舉余則為提點為主管皆隨官之高下處以外祠。 宋代私學盛于官學私學中尤以書院具代表性而書院之經費來源除了田產學租、私捐之外許多領有祠祿之退職官員奉祠講學并將祠祿捐與書院故祠祿除了作為官員的退休金之外更是書院經費之重要來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