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汲古閣是毛晉藏書樓的樓名也是他出版事業的行號。它存在的年代現在已無法詳考只知大約創設于天啟年間因為天啟4年(1624)毛晉據宋本重梓陸放翁的〔劍南詩稿〕時就是用汲古閣的名義發行的。到了清順治16年(1659)毛晉過世以后就沒有再見到以汲古閣的名義出版的書籍而汲古閣珍藏的古書也被毛晉的兒子賣出汲古閣就算仍然存在也是名存實亡。 汲古閣梓行的書籍范圍很廣清初朱彝尊就曾說過毛晉是「力搜秘冊經史而外百家九流下至傳奇小說廣為鏤板由是毛氏鋟本走天下。」粗略估計汲古閣發行的書籍以子部和集部最多子部約160余種集部約210余種若再加上不用汲古閣的名義而替別人刊雕的佛經一類的書籍汲古閣所出版的書籍總數量約有660余種近6000卷之多。以當時的人力物力來說這算是很龐大的發行量。 汲古閣發行的書籍有兩大特色:其一毛晉特別重視宋、元版本所以他發行的書籍多以他所藏的宋、元版為底本因此保存了許多中國古籍的原籍。例如〔說文解字〕一書是中新歷代讀書人必備的經典可是南宋李憲將此書次第改編以后直到明末傳世的都是改編本。毛晉覓得北宋刻本的〔說文解字〕據以開雕從此該書的原貌才重現于世。其二毛晉喜歡將古籍加以編輯出版除了聞名的十三經十七史以外例如〔津逮秘書〕共收書籍145種〔群芳清玩〕12種〔唐人選唐詩〕8種〕詩詞雜俎〕16種以及〔宋六十名家詞〕、〔六十種曲〕等等。這些書籍經汲古閣編輯發行后均能系統化、整體化的傳世減少了單行本較易失傳之弊對學術界的貢獻也頗大。 汲古閣的出版品有清代顧湘編的〔汲古閣校刻書目〕1卷及〔補遺〕1卷可以參考。至于汲古閣內的藏書則有毛晉的幼子毛扆在出售藏書時所編的〔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可供參考。
汲古閣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明末常熟人毛晉藏書的閣名。毛晉喜藏書積八萬四千余冊多宋、元善本。又喜刻書所刻諸書通稱為「汲古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