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實驗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實地實驗是實驗研究的另一種類型。是在真實生活的情境中于許可的條件下實驗者操縱一個或數(shù)個自變項并觀察對某依變項的影響。它很難與實驗室實驗作截然的區(qū)別其差異可能在于控制程度的大小而已。比較起來實驗室實驗具有較嚴謹?shù)摹⒏叨鹊目刂啤?br /> 實地實驗雖不如實驗室實驗?zāi)敲磭乐數(shù)撬H適用于教育與社會問題的探討。實地實驗具有下列特性: 第一實地實驗所堅守的原則就是研究情境愈真實則其采用的變項的效用就愈強。換句話說實地實驗所得結(jié)果的推論性(即外在效度)也因而增高。 第二實地實驗適合在真實生活的情境中研究復雜的社會和心理的過程影響以及改變。例如它常被用來研究外在酬賞(extrinsic reward)對幼兒動機的影響或者員工參與計劃的程度對其工作產(chǎn)量與離職的影響等。 實地實驗的主要缺點可能屬于實務(wù)上的困難即自變項的操縱和隨機原則的安排問題。這些缺點在學校情境的研究尤其尖銳。例如家長多反對其子女被隨機分派到控制組因而不能獲得實驗處理的好處;或者反對其子女被隨機分配到實驗組接受嫌惡刺激(aversive stimulus)的處理。同樣的教師可能不愿意打破原有的班級結(jié)構(gòu)讓某些學生隨機安排到實驗組或控制組造成其行政上的困擾。事實上這些限制均可以克服。因為實地實驗者大都需要具備良好的社交技巧若能事先多方準備能夠耐心且多花時間與有關(guān)行政主管、教師或家長充分溝通和說服那么上述的缺點就能獲得改善或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