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活動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團體活動是目前中小學必修課程之一每周有兩節采群體活動的方式實施以學生為主體依照學生的興趣、性向、能力在學校教師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自由選擇參加為增進學生五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目標的活動課程中一個活動。 團體活動的功能在德育方面可增進學生自我了解修養優良品格實踐道德行為;在智育方面可啟發學生學習興趣增進思考能力統整各科教學融貫學習內容適應個別差異發掘特殊才能;在體育方面可養成勤勞習慣促進身心發展激發進取精神;在群育方面可培養自治能力發展合群習性增進適應能力發揮服務精神;在美育方面可充實康樂知能涵養藝術情趣陶冶高尚情操提高生活品質。 團體活動的項目包括自治活動、分組活動、社會活動與綜合活動等四項。其實施原則為:(1)各校得設立團體活動指導委員會; (2)由訓導處主辦其他處室協辦; (3)依據教師專長配合學校設備適應學生興趣與能力運用社區資源擬定計劃; (4)從寬編列經費; (5)每周兩節課其中一節以班級為單位實施自治活動;另一節以興趣與能力分組實施分組活動;社會活動與綜合活動每學期視實際情形舉行一至三次活動; (6)全校性活動朝會、夕會每日舉行一次周會每周舉行一次紀念節日、各種演習、活動、比賽視實際情形舉辦; (7)自治活動除班會外其他如安全活動、自治選舉、班級圖書室、慶生會等活動得視實際情形利用班會或課外時間實施; (8)分組活動由學校統籌以全校統一時間或各年級統一時間內實施采社團組織型態以學生為主體輔導學生自行組織和管理并定期舉辦社團干部學習學期或學年結束前舉行活動成果發表; (9)社區活動及綜合活動可配合自治活動或分組活動利用班會或分組活動時間實施也可利用課外時間實施; (10)團體活動的評監可就一段時間如學期或學年或一次活動后分別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