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徐愛字曰仁號橫山浙江余姚人為浙中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亦是王陽明妹婿。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中進士任祁州知府陞南京兵部員外郎轉南京兵部郎中。陽明從龍場歸后橫山即北面稱弟子為陽明最早之及門弟子;其后與陽明同在南京為官朝夕不離深得陽明心學真傳陽明視之如孔子之視顏淵嘗曰:「曰仁吾之顏子也。」惜英年早逝得年僅三十一歲是以陽明在贛州聞訃而哭之至痛后講學之余亦常嘆曰:「安得起曰仁于泉下而聞斯言乎!」 橫山溫文敏達得陽明之教反躬實踐稱「王子之學孔門之真傳也;舍是他皆旁蹊小徑耳」。一意篤奉師說盡力普及王學;同門中有疑信參半者橫山皆引導之使門人益信陽明之學。 陽明之學在龍場后乃再變。其在南京大致以收斂為主強調「默坐澄心」為治學的目的;而專提起「致良知」三字學者均認為是在江西以后的事。橫山所記〔傳習錄〕初卷是在南京受教時所聞故后人多以為橫山不知致良知;后之王學者往往蔑視〔傳習錄〕之真實性以為是駕空高談但實際上〔傳習錄〕前篇中已有:「知是心之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使此心之良知充塞流行便是致良知。」可見致良知之說未必始于陽明在江西之日唯專以致良知為宗旨則是在江西之后。陽明之學橫山所記當是最平實的記錄而無過高之弊。 橫山的教育主張多承襲其師而來除了疏通辨析暢其旨要外并有以下的領悟。如說:「吾師之教謂人之心有體有用猶之水木有根有源有枝葉流派學則如培濬溉疏故木水在培溉其根濬疏其源根盛源深則枝流自然茂且長。故學莫要于收放心涵養、省察、克治是也;即培濬其根源也而不可少緩。文章名業者人之枝葉也而非所汲汲。學者先須辨此即是辨義理之分既能知所抉擇則在立志堅定以趨之而已。」可見橫山對陽明「致良知」的教育論已能有所解悟所以極為陽明看重。惜其早逝否則成就絕不僅止于此;且他一生于陽明學理深有所得并致力普及師說于陽明學說之昌大功不可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