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楚令狐楚的介紹
令狐楚(766或768~837)令狐绹之父,唐代文學家、政治家、詩人。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后代。唐德宗貞元七年 (791年)登進士第。唐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度使。后為皇甫镈推薦,被任命為翰林學士,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唐敬宗繼位后,又重新提拔他為戶部尚書、東都留守、天平軍節度使、吏部尚書,累升至檢校尚書右仆射,封為彭陽郡公,開成元年以山南西道節度使致仕,不久病逝。追贈司空,謚文。
令狐楚政治上一生積極參與牛李黨爭,屬于牛僧孺一黨的重要人物。文學上,令狐楚以古文大家聞名,尤善四六駢文,被譽為庾信之后的古文文宗。他在天平軍節度使任上舉薦李商隱,并傳授其駢文技巧,為一時佳話。令狐楚的詩作亦有名氣,常與劉禹錫、白居易等人唱和。
令狐楚的長子令狐緒為河南少尹;次子令狐绹,在唐宣宗時期擔任過宰相。
令狐楚才思俊麗,能文工詩。“于□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傳諷(《新唐書·令狐楚傳》)。”時古文家后繼乏人,令狐楚遂得以四六文為世所稱,“言文章者以冠(劉禹錫《彭陽侯令狐氏先廟碑》)。”其駢文“隸事生動,猶得子山(庚信)遺意”(高步瀛《唐宋文舉要》)。李商隱的駢文即其所授。元和十二年(817),選進《御覽詩》。晚年與劉禹錫、白居易唱和較多。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令狐楚《漆奩集》 130卷,又《梁苑文類》 3卷,《表奏集》10卷(自稱《白云孺子表奏集》),均佚。《全唐文》收其文 5卷,《全唐詩》收其詩50多首。所選《御覽詩》,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選唐詩(十種)》本。事跡見劉禹錫《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與新、舊《唐書》本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