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齋左偏栽竹百馀竿炎涼已周青翠不改而為墻垣…之趣 / 作者:令狐楚 |
齋居栽竹北窗邊,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綠陰深到臥帷前。
風驚曉葉如聞雨,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退公閑坐對嬋娟。
|
|
郡齋左偏栽竹百馀竿炎涼已周青翠不改而為墻垣…之趣解釋: 郡齋左偏栽竹百馀竿炎涼已周青翠不改而為墻垣…之趣
郡齋位于左側,種植了一百多根竹子,經過了炎熱和涼爽的四季變化,但青翠鮮亮的顏色并沒有改變,形成了一道墻垣的景致……之美妙。
齋居栽竹北窗邊,
素壁新開映碧鮮。
青藹近當行藥處,
綠陰深到臥帷前。
我齋居的地方種植了竹子,靠近北窗邊,
純白的墻壁剛剛粉刷,映射出竹子的翠綠如碧。
竹子的青翠臨近行走的地方,有如行藥之處,
綠色的陰影深深地伸展到臥帷的前面。
風驚曉葉如聞雨,
月過春枝似帶煙。
老子憶山心暫緩,
退公閑坐對嬋娟。
清晨,微風吹動竹葉,聽起來就像是細雨落下,
月亮從春天的枝條上經過,宛如帶著煙霧。
我閉目回憶老子山中的心境,暫時放松下來,
與退公閑散地坐在一起,一同欣賞著美麗的月光。
這首詩描繪了令狐楚在齋居種植竹子的景象,窗邊的竹子翠綠如碧,綠陰深深,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作者通過對竹子和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靜心、寧靜生活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與自然的交融,給人以一種寧靜、放松的美感。通過描繪齋居臨窗處的竹子和自然景象,將讀者帶入到一個清幽寧靜的境界。詩中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體現了唐代文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對詩意生活的憧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