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旌拼音,旌怎么讀,旌是什么意思,旌組詞,旌成語組詞
|
讀音:jīng 拼音:jing |
筆劃:11 部首:方 |
|
旌組詞
|
【旌】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旌 讀音: jīng
- 動詞 表揚、表彰。《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吾過,且旌善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
- 動詞 表示、說明。《左傳.定公元年》:「生不能事,死又離之,以自旌也。」《文選.張衡.思玄賦》:「旌性行以制佩兮,佩夜光與瓊枝。」
- 名詞 尊稱他人的行蹤。 【組詞】:「文旌」、「行旌」。
- 名詞 一種旗桿上裝飾著五彩羽毛的旗子。《說文解字.零部》:「旌,游車載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進士卒。」《禮記.曲禮上》:「武車綏旌,德車結旌。」唐.杜甫〈哀江頭〉詩:「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
【旌】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旌 讀音: jīng
- 1 表揚、表彰。 【組詞】:旌表、以旌其功
- 2 古代一種裝飾著五彩羽毛的旗子。 【組詞】:旌旗、霓旌
|
旌字的基本解釋: 旌 jīng 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銘(舊時喪禮,柩前書死者姓名的旗幡)。 表揚:旌表。 筆畫數:11; 部首:方; |
旌字的詳細解釋: 旌 jīng 【名】 (形聲。本義: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 同本義〖banner〗 旌,游車載旌析羽。——《說文》 位所謂緌有虞氏旌也。——《禮記·明堂位》 建旌提鼓。——《國語·吳語》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與羽毛裝飾的軍旗,或代指各種旗幟);旌羽(旌旗。因有羽飾,故稱) 古代旗的總稱〖flag〗 旌蔽日兮敵若云。——《楚辭·九歌·國殤》 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資治通鑒》 又如:旌旃(泛指旗幟);旌幡(泛指旗幟);旌幟(旗幟);旌幢(旗幡);旌頭(旗桿頂端的矛頭)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tally〗 王婆道:“眼望旌節至,耳聽到消息。”——《金瓶梅》 旌 jīng 【動】 表彰〖cite;honor;commend〗 旌其所為。——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旌書(表彰的文書);旌善(表彰善人善事);旌表節烈(表彰節婦烈女);旌典(朝廷表彰的恩典) 識別〖distinguish〗 誠應寵賞,以旌其美。——曹操《表論田疇功》 又如:旌別(識別;區別) 發揮〖bringintoplay〗。如:旌智(發揮智慧) 表識;表明〖stateclearly;indicate〗。如:旌信(表明誠意) 旌表 jīngbiǎo 〖honor;cite〗封建時代由官府立牌坊、賜匾額對遵守封建禮教的人加以表彰 旌麾 jīnghuī 〖chiefcommander’sbanner〗∶帥旗;指揮軍隊的旗幟 大破遂軍,得其旌麾。——《三國志·夏侯淵傳》 〖army〗∶借指軍隊 旌麾南指。——《資治通鑒》 旌旗 jīngqí 〖bannersandflags〗旗幟 旌旗裂。——《資治通鑒·唐紀》 上建旌旗。——《資治通鑒》 鐘鼓旌旗。——宋·蘇軾《教戰守》 遍地旌旗。——《廣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 旌旗蔽日 jīngqí-bìrì 〖therearesomanyflagsthattheycoverthesun〗旌旗繁多,遮蔽日光。比喻軍隊陣容的盛大壯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