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旃拼音,旃怎么讀,旃是什么意思,旃組詞,旃成語組詞
|
讀音:zhān 拼音:zhan |
筆劃:10 部首:方 |
|
旃組詞
|
【旃】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旃 讀音: zhān
- 助詞 之焉二字的合讀。《詩經(jīng).唐風(fēng).采苓》:「人之為言,茍亦無信,舍旃舍旃,茍亦無人?!?/li>
- 名詞 毛織品。通「氈」。漢.桓寬《鹽鐵論.本議》:「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齊之魚鹽旃裘?!埂妒酚洠硪灰涣悖倥珎鳌罚骸缸跃跻韵拢淌承笕?,衣其皮革,被旃裘?!?/li>
- 名詞 泛指旗子、旌旗。唐.李白〈贈(zèng)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詩:「良圖掃沙漠,別夢(mèng)繞旌旃?!?/li>
- 名詞 曲柄的旗子?!墩f文解字.零部》:「旃,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眾?!埂段倪x.司馬相如.子虛賦》:「乘雕玉之輿,靡魚須之橈旃。」
|
旃字的基本解釋: 旃 zhān 古代一種赤色曲柄的旗。 同“氈”。 文言助詞,相當(dāng)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將聚而殲旃”。 筆畫數(shù):10; 部首:方; |
旃字的詳細(xì)解釋: 旃 zhān 【名】 (形聲,本義:赤色的曲柄旗) 同本義〖redflag〗 旃,旗曲柄也。周禮曰:“通帛為旃?!墩f文》 通帛為旃。通以赤色為之?!夺屆め尡? 置旃以為轅門?!豆攘簜鳌ふ压四辍? 亦泛指旌旗 收功單于旃。——晉·陸機(jī)《飲馬長(zhǎng)城窟行》 又如:旃帛(紅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幟);旃戎(軍旅) 毛織品。通“氈”〖felt〗 不知其可以為旃也。——《淮南子·齊俗》 被旃裘?!妒酚洝ば倥珎鳌? 旃毛并咽之?!稘h書·李廣蘇建傳》 又如:旃席(氈帳);旃衣(以毛氈等制成的衣服);旃車(氈篷車);旃席(氈席;毛氈) 旃 zhān 【助】 之、焉二字的合讀 上慎旃哉,猶來無止。——《詩·魏風(fēng)·陟岵》。馬瑞辰通釋:“之、旃一聲之轉(zhuǎn),又為‘之焉’之合聲,故旃訓(xùn)‘之’,又訓(xùn)‘焉’。” 又如:勉旃(希望你奮發(fā)有為) 旃裘 zhānqiú 〖furcoat〗即“氈裘”。毛制的衣服 旃裘筋角?!妒酚洝へ浿沉袀鳌? 旃檀 zhāntán 〖sandal(wood)〗古書上指檀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