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旒拼音,旒怎么讀,旒是什么意思,旒組詞,旒成語組詞
|
讀音:liú 拼音:liu |
筆劃:13 部首:方 |
|
旒組詞
|
【旒】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旒 讀音: liú
- 名詞 冠冕上垂懸的珠玉。明.張自烈《正字通.方部》:「旒,以絲繩貫玉,垂冕前后也。」《后漢書.卷二六.蔡茂傳》:「賜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
- 名詞 旗子上垂下來的彩帶。《玉篇.?部》:「旒,旌旗垂者。」《史記.卷二四.樂書》:「龍旗九旒,天子之旌也。」
|
旒字的基本解釋: 旒 liú 古代旌旗下邊或邊緣上懸垂的裝飾品:“旌旗垂旒”。 古代帝王禮帽前后懸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筆畫數:13; 部首:方; |
旒字的詳細解釋: 旒 liú 【名】 旗子下邊懸垂的飾物〖ribbon〗 旗十有二旒。——《禮記》。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綴(旌旗的垂飾。系結于旌旗之上。喻附屬);旒蘇(旒旗的垂飾) 古代皇帝禮帽前后的玉串〖tasselsonancient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禮記·玉藻》 又如:旒纊;旒紞(冕冠上懸垂的玉串);旒扆(借稱帝王。扆為帝王座位后的屏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