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粘拼音,粘怎么讀,粘是什么意思,粘組詞,粘成語組詞
|
讀音:nián,zhān 拼音:nian,zhan |
筆劃:11 部首:米 |
|
粘組詞
|
【粘】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粘 讀音: nián
- 名詞 姓。如明代有粘鵬。
- 動詞 糊貼。通「黏」。 【組詞】:「粘海報」、「粘郵票」。《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有些磨壞的去處,再把些飯兒粘得硬硬的,墨兒涂得黑黑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恐店主人忘了,遂于沿路上令王吉于墻壁粘手榜。」
- 動詞 附著。通「黏」。 【組詞】:「麥芽糖粘的她衣服都是。」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稍稍息勞筋,網聚粘圓鯽。」宋.王禹偁〈杏花〉詩七首之一:「紅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團。」
【粘】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粘 讀音: nián
- 1 姓。
- 2 膠附、黏貼。通「黏」。 【組詞】:粘貼、粘海報、粘郵票
【粘】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粘 讀音:
- 1 附著、纏著。通「黏」。 【組詞】:「這孩子一天到晚老粘著媽媽不放。」
- 2 貼合。通「黏」。 【組詞】:「粘海報」、「粘郵票」。
|
粘字的基本解釋: 粘 zhān 東西互相附著連結在一起:糖粘牙。 用膠或糨糊把一種東西膠合在另一種東西上:粘貼。粘連。粘接。 筆畫數:11; 部首:米; |
粘字的詳細解釋: 粘 nián 【形】 (形聲。從米,占聲。本義:具有粘性)同本義〖glutinous;sticky〗。如:粘粥(粘稠的粥);踩在一些粘東西上;粘涎(口涎;亦在方言中謂言語、舉止不爽利,令人乏味);粘稠(濃厚而帶粘性);粘粘涎涎(形容言語不簡要) 另見zhān 粘纏 niánchan 〖closelystickto〗纏住不放,使人難以脫身 這孩子真粘纏 粘蟲 niánchóng 〖armyworm;grassworm〗昆蟲,成蟲前翅中央有兩個淡黃色的圓形斑紋,后翅尖與邊緣黑灰色,晝伏夜出。幼蟲頭部褐色,背上和兩側有黃黑色縱線。蛹紅褐色。是稻、麥、高粱、玉米等的主要害蟲。有的地區叫“行軍蟲”、“剃枝蟲” 粘稠 niánchóu 〖stiff〗 液體粘性和濃度大,不易流動 黑暗中他看不清鮮血的顏色,但是溫熱的、粘稠的血濺到了他的手上,臉上。——王亞平《非生理性癌擴散》 有稠密或粘質的濃度、稠度、粘性 混凝土可凝固到十分粘稠程度而仍可使用 〖ropiness〗∶牛奶等經某種細菌沾染后呈現出的粘性和濃稠狀態 粘度 niándù 〖viscosity〗流體或半流體流動難易的程度 粘附 niánfù 〖adhere〗粘性物質附著在別的物體上 粘合 niánhé 〖bind;bond;adhere〗用粘性物質使物體粘在一起 粘糊 niánhu 〖sticky〗∶粘稠,粘附 大米粥里加點白薯又粘糊又好吃 〖glutinous〗∶具有膠粘的性質 他剛糊完窗戶,弄得粘粘糊糊的一手糨子 〖languid〗∶精神不振或情緒低落;缺乏活力 別看他平時很粘糊,有事的時候比誰都利索 粘滑 niánhuá 〖ropiness〗食品經細菌或真菌沾染后而變成的狀態 粘膠 niánjiāo 〖viscose〗一種膠粘性的金棕色溶液,主要含有黃原酸纖維素,它在氫氧化鈉中,一至數日成熟后經處理可形成單絲、短纖維或再生纖維的薄膜 粘結 niánjié 〖cohere〗粘在一起;粘合 粘聚 niánjù 〖compact〗集攏結合在一起(如形成一個統一密合的整體);聯合,統一 干松的碎雪比很快就粘聚的濕雪更好滑雪 粘菌 niánjūn 〖slimemold;slimefungus〗一種菌類(Myxomycetes)植物 粘連 niánlián 〖block〗〖指紙〗在溫度、濕度和壓力影響下粘在一起 粘膜 niánmó 〖mucousmembrane〗一種富含粘液腺的膜,特指襯于身體直接地或間接地與外界相通的通道或腔(如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膜 粘皮帶骨 niánpí-dàigǔ 〖insistentandunrelentingconduct〗皮和骨頭粘在一起脫不開。比喻辦事不麻利、糾纏不清或頭緒紛亂 原來趙三為人粗暴,動不動自夸道:“我是一刀兩段的性子,不學那粘皮帶骨。”——《警世通言》 粘土 niántǔ 〖clay〗一種廣泛分布的膠態無光澤有粘性的土,潮濕時是可塑的,焙燒后是堅硬的,其主要組成是分解了的火成巖與變質巖,其基本組成是高嶺土與其他含氫的鋁土礦物 粘性 niánxìng 〖stickiness〗∶膠粘的性質或狀態 〖visciditv〗∶具有粘滯的特性或狀態 〖viscosity〗∶粘滯性;特指流體或半流體的物理性質,它可使流體或半流體發展或保持一定量的與流速有關的切應力,而對流動產生連續的阻力 〖stick〗∶粘著性,粘著力,粘著或造成粘著性質和力量;粘著趨勢 這郵票沒粘性 粘液 niányè 〖mucilage〗〖植物〗∶一種膠粘物質,主要來自各種植物種皮(褐藻、蜀葵、亞麻),類似樹膠(阿拉伯樹膠),在水中膨大而不溶解,成一種粘滑的團塊 〖mucus〗〖生理〗∶粘膜所產生的一種富含粘蛋白的膠粘而滑潤的分泌物 粘滯 niánzhì 〖adhesion〗由于摩擦而產生或摩擦本身所產生的嚙合作用或粘附作用(如平滑的機車車輪在平滑的鐵軌上行駛時所產生的) 粘滯性 niánzhìxìng 〖viscosity〗粘滯狀態;特指流體或半流體的物理性質,它可使流體或半流體發展或保持一定量的與流速有關的切應力,于是對流動產生連續的阻力 粘著 niánzhuó 〖sticktogether〗用粘性物質把物體固定在一起 粘 zhān 【動】 粘(nián)的東西互相連接或附著在別的東西上〖glue;stick;paste〗。如:粘合(粘貼膠合);粘竿(一種頂端涂粘質,用以捕鳥的竹竿);粘著(用膠質把物體固定在一起。亦指執著,不能超脫) 另見nián 粘連 zhānlián 〖adhesion〗∶粘在一起 肋膜粘連 〖cohere〗∶聯系;牽連 他們異口同聲說,里面沒啥粘連 粘貼 zhāntiē 〖affix;stick〗用黏性的東西使紙張等附著在別的東西上 粘貼郵票 ;濕的東西貼在別的物體上 濕衣服粘貼在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