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鄙拼音,鄙怎么讀,鄙是什么意思,鄙組詞,鄙成語組詞
|
讀音:bǐ 拼音:bi |
筆劃:13 部首:阝 |
|
鄙組詞
|
【鄙】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鄙 讀音: bǐ
- 形容詞 自謙之詞。 【組詞】:「鄙人」、「鄙見」。漢.劉向《古列女傳.卷六.趙津女娟》:「君欲殺之,妾愿以鄙軀易父之死。」
- 形容詞 粗俗、低賤。 【組詞】:「卑鄙」、「鄙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文選.張衡.東京賦》:「鄙哉予乎!習非而遂迷也。」《樂府詩集˙卷三八˙相和歌辭十三˙三國魏˙陳琳˙飲馬長城窟行》:「君今出語一何鄙!」
- 動詞 輕視、瞧不起。《左傳.宣公十四年》:「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 名詞 郊外。《國語.齊語》:「參其國而伍其鄙。」三國吳.韋昭.注:「國,郊以內也。……鄙,郊以外。」
- 名詞 邊遠地區。《左傳.僖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晉.杜預.注:「鄙,鄭邊邑。」唐.韓愈〈爭臣論〉:「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 名詞 古代地方區域名稱。五百家為「鄙」。《說文解字.邑部》「鄙」字.清.段玉裁.注:「鄙,五百家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酇,五酇為鄙。」
【鄙】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鄙 讀音: bǐ
- 1 自謙之詞。 【組詞】:鄙人、鄙見
- 2 粗俗、低賤。 【組詞】:卑鄙、鄙陋、鄙賤
- 3 輕視、瞧不起。 【組詞】:鄙夷、鄙視
- 4 郊外,偏遠的地區。 【組詞】:鄙野、鄙遠
【鄙】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鄙 讀音:
- 1 偏遠的地方。 【組詞】:「邊鄙」。
- 2 自己謙稱之詞。 【組詞】:「鄙人」、「鄙見」。
- 3 輕視、瞧不起。 【組詞】:「鄙視」、「鄙笑」。
- 4 粗俗、低賤。 【組詞】:「卑鄙」、「鄙陋」、「鄙賤」。
|
鄙字的基本解釋: 鄙 bǐ 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鄙師(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處,邊遠的地方:邊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淺近)。 輕蔑,看不起:鄙視。鄙夷。鄙棄。鄙薄。 品質低劣:卑鄙。 謙辭,用于自稱:鄙人。鄙老。鄙見。 吝嗇:鄙吝。鄙詐(貪吝詐偽)。 筆畫數:13; 部首:阝; |
鄙字的詳細解釋: 鄙 bǐ 【名】 (形聲。從邑,啚(bǐ)聲。本義:五百家(周代戶口單位)) 同本義〖Bi,fivehundredfamilies〗 鄙,五酂為鄙。——《說文》 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酂,五酂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周禮·遂人》 縣都之治。——《周禮·宰夫》。注:“五百家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禮·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國五百里,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縣鄙。——《呂氏春秋》。高誘注:“鄙,五百家也。” 采邑;小邑〖city;smallcity〗 辯其邦國都鄙。——《周書·職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禮記·月令》。注:“界上邑。” 又如:鄙野(郊外偏遠的地方);邊鄙殘破 邊邑;邊境〖border〗 群公子皆鄙。——《左傳·莊公二十六年》。注:“邊邑也。” 匈奴背叛不臣,數為寇暴于邊鄙。——《鹽鐵論·本議》 蜀之鄙有二僧。——清·彭端叔《為學一首示子侄》 又如:鄙疆(邊境);鄙縣(邊鄙小縣);鄙邑(邊城) 郊野;郊外〖outersuburbs;outskirts〗 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史記·李將軍列傳》 又如:鄙生(鄉野儒生) 鄙 bǐ 【形】 小;狹〖small;narrow〗 詢天下之異文鄙(瑣屑)事以快言論。——清·劉開《問說》 又如:鄙狹(狹窄);鄙吝(形容心胸狹窄) 見識淺薄,行為低下〖mean〗 以為鄙吝。——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人賤物亦鄙。——《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莊公十年》 又如:鄙樸(樸實粗俗);鄙萎(丑陋而沒有精神) 粗俗,庸俗;質樸〖vulgar;simple〗 性好作詩,詞語鄙俚。——《金史·斜卯愛實傳》 今之爭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財寡也。——《韓非子·五蠹》 又如:鄙俚(鄉土的、樸實的。也轉為粗俗的意思);鄙樸(樸實粗陋);鄙穢(粗俗惡劣) 自稱的謙詞〖my〗 鄙夫寡識。——張衡《東京賦》 又如:鄙老(老人自謙之詞);鄙事(對自己所做瑣事的謙詞) 鄙 bǐ 【動】 視為淺陋〖belittle;despise〗 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傳·宣公十四年》 孔子鄙其小器。——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如:鄙笑(輕視而嘲笑);鄙厭(鄙視厭惡);鄙慢(輕視怠慢) 閉目塞聽,蔽固不通〖beoutoftouchwith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達);鄙滯(蔽固阻滯) 鄙薄 bǐbó 〖shallow〗∶淺顯微薄(多作謙辭) 鄙薄之志,無以奉酬。——唐·元稹《會真記》 鄙薄之見 〖despise〗∶鄙視菲薄 鄙薄體力勞動 鄙夫 bǐfū 〖burn;vagrant;avulgarperson〗∶人品鄙陋、見識淺薄的人 魚懸獸檻,鄙夫知之。——《晉書·董京傳》 〖I〗∶第一人稱的謙稱 鄙見 bǐjiàn 〖myhumbleopinion〗謙辭,稱自己的見解粗俗淺薄 鄙賤 bǐjiàn 〖bemeanandlow〗 卑賤 謙詞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鄙陋 bǐlòu 〖shallow〗∶粗俗淺薄 學識鄙陋 〖ugly〗∶丑陋 書跡鄙陋 鄙棄 bǐqì 〖loathe;spurn;rejectwithdisdain〗輕視;因厭惡而嫌棄 鄙人 bǐrén 〖I;me;myhumbleself;yourhumbleservant〗 對自己的謙稱 邊鄙的人 鄙人不慧,將有志于世。——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北蠻夷之鄙人。——《戰國策·燕策》 鄙視 bǐshì 〖despise;disdain〗輕視,看不起 鄙視他因為他是膽小鬼 鄙視不誠實的政客們 鄙俗 bǐsú 〖low;mean;vulgar〗庸俗;粗俗 詩句鄙俗 鄙屑 bǐxiè 〖scornful〗鄙視,瞧不起 鄙屑的目光 鄙夷 bǐyí 〖despise;disdain;scorn〗輕視;鄙薄 先生不鄙夷敝邑,不遠千里,將康(安也)我楚邦。——宋濂《燕書》 鄙意 bǐyì 〖myhumbleopinion〗我的意見——謙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