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阼拼音,阼怎么讀,阼是什么意思,阼組詞,阼成語組詞
|
讀音:zuò 拼音:zuo |
筆劃:7 部首:阝 |
|
阼組詞
|
【阼】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阼 讀音: zuò
- 名詞 祭肉。通「胙」。《儀禮.特牲饋食禮》:「祝命徹阼俎、豆籩,設于東序下。」
- 名詞 帝位、王位。 【組詞】:「踐阼」。《禮記.文王世子》:「成王幼,不能蒞阼。」
- 名詞 古代廳堂前東面的臺階,為主人迎接賓客的地方。《集韻.入聲.鐸韻》:「阼,東階。」唐.杜甫〈朝享太廟賦〉:「階有賓阼,帳有甲乙。」
|
阼字的基本解釋: 阼 zuò 大堂前東西的臺階:阼階。 封建帝王登阼階以主持祭祀,指帝位:踐阼(皇帝即位)。即阼。 筆畫數:7; 部首:阝; |
阼字的詳細解釋: 阼 zuò 【名】 (形聲。從阜,乍聲。從阜,與建筑有關。本義:大堂前東面的臺階) 同本義〖flightofstepsontheeasternsideofthehall〗 阼,主階也。——《說文》。與階、除同意。 席主人于阼階上。——《儀禮·鄉射禮》。注:“東階也。” 故冠以阼。——《禮記·冠義》 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論語》 又如:阼階(東階。為主人出行立位);阼席(主人的席位) 借指帝位。天子即位時踐阼升殿,因稱帝位為阼〖throne〗 阼,主也。——《廣雅》。按,天子踐阼臨祭祀,故國運曰阼。阼,位也,今字亦作祚。 成王幼,不能蒞阼。——《禮記》 國運。也作“祚”〖fortuneofthestate〗 王曰:“魏阼所以不長。”謝以為名言。——《世說新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