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髀拼音,髀怎么讀,髀是什么意思,髀組詞,髀成語組詞
|
讀音:bì 拼音:bi |
筆劃:17 部首:骨 |
|
髀組詞
|
【髀】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髀 讀音: bì
- 名詞 古時用來測量日影的表。如商、周之時的《周髀算經》。《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髀,股也;股者,表也。」
- 名詞 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至于髖髀之所,非斤則斧。」唐.顏師古.注:「髀,股骨也。」
【髀】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
髀字的基本解釋: 髀 bì 大腿,亦指大腿骨:髀肉復生(因長久不騎馬,大腿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安逸,無所作為)。 筆畫數:17; 部首:骨; |
髀字的詳細解釋: 髀 bì 【名】 股部;大腿〖hip〗。如:髀肉(大腿上的肉);髀髖(大腿和臀部) 髀骨,大腿骨〖hipbone〗 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淮南子·人間訓》 又如:髀樞(髀骨外側的凹陷部分) 髀肉復生 bìròu-fùshēng 〖havingputonfleshagainonthethigh〗∶因為長久不騎馬驅馳,生活安逸,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 〖asignofregretathisinactivity〗∶懊悔久處安逸,無所作為的嘆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