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拼音,鄧怎么讀,鄧是什么意思,鄧組詞,鄧成語組詞
|
讀音:dèng 拼音:deng |
筆劃:4 部首:阝 |
|
鄧組詞
|
【鄧】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鄧 讀音: dèng
- 名詞 姓。如三國時魏國有鄧艾,清代有鄧廷楨。
- 名詞 地名:(1) 春秋時魯地,在今國內山東省汶河以南,運河以北一帶。《左傳.隱公十年》:「公會齊侯、鄭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鄧,為師期。」晉.杜預.注:「鄧,魯地。」(2) 春秋時蔡地,約在今國內河南省郾城縣東南。(3) 戰國時魏邑,約在今國內河南省孟縣西南。《史記.卷五.秦本紀》:「(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故鄧城在懷州河陽縣西三十一里,并六國時魏邑也。」
- 名詞 國名。曼姓。周時所建。故址在今國內河南省鄧縣,后為楚所滅。《說文解字.邑部》:「鄧,曼姓之國,今屬南陽。」
【鄧】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
鄧字的基本解釋: 鄧 (鄧) dèng 姓。 筆畫數:4; 部首:阝; |
鄧字的詳細解釋: 鄧 鄧 Dèng 【名】 古國名〖Dengstate〗 鄧,曼姓之國。今屬南陽。從邑,登聲。——《說文》 在今河南省鄧縣。公元前678年為楚所滅 鄧侯吾離來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呂應鄧。——《國語·鄭語》 襲楚至鄧。——《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古地名〖Dengvillage,nameofaplaceinancienttimes〗 春秋蔡地,后屬楚。在今河南省郾城縣東南 蔡侯鄭伯會于鄧。——《春秋·桓公二年》 春秋魯地。在今山東省汶河以南、運河以北地區(清兗州府境) 戰國楚地,秦置鄧縣,是故鄧侯國。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戰國魏邑,在今河南省孟縣西南 姓(鄧通:西漢人,以自鑄銅錢而成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鄧禹:東漢新野人,字仲華。隨漢光武劉秀作戰,為東漢開國功臣。鄧騭:人名,東漢安帝劉祜的舅父,封為上蔡侯,任大將軍) 鄧鄧渾渾 dèngdèng-húnhún 〖chaos〗形容混沌不清的樣子 紛紛絯絯遍天涯,鄧鄧渾渾大地遮。——《西游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