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次韻答幼安、思誠、存之席上梅花) / 作者:葉夢得 |
不與群芳爭絕艷,化工自許寒梅。
一枝臨晚照歌臺。
眼明渾未見,弦管莫驚催。
記取劉郎歸去路,千年應話天臺。
酒闌不惜更重陪。
夜寒衣袂薄,猶有暗香回。
|
|
臨江仙(次韻答幼安、思誠、存之席上梅花)解釋: 《臨江仙(次韻答幼安、思誠、存之席上梅花)》是宋代詩人葉夢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與群芳爭絕艷,
化工自許寒梅。
一枝臨晚照歌臺。
眼明渾未見,
弦管莫驚催。
記取劉郎歸去路,
千年應話天臺。
酒闌不惜更重陪。
夜寒衣袂薄,
猶有暗香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寒梅的獨特與自傲。寒梅不與其他美麗的花朵爭艷,而是以其自身的美麗自夸。在夜晚,一枝寒梅照亮了歌臺,展示著它的傲然風姿。詩人并未親眼目睹這一景象,但他認為寒梅絕對是最美的存在,不需要其他的樂器和聲音來襯托。他記住了劉郎歸去的路,相信千年后他們會在天臺上相見并交談。他寧愿在宴會上繼續陪伴,不計較付出的代價。盡管夜晚寒冷,衣袂單薄,但寒梅依然散發著淡淡的芬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寒梅的美麗和獨特,表達了詩人對于個體獨立性和自我價值的追求。詩人認為寒梅不需要與其他花朵相爭,因為它自身就具備了絕世的美麗。這種傲然的態度體現了詩人的自信和獨立思考的精神。詩人通過對劉郎的記憶和對天臺的期待,展示了他對于人生和情感的追尋和思考。他愿意付出更多,以換取更多的陪伴和共享,表達了他對友情和愛情的珍視。
詩中的寒梅被賦予了象征的意義,它代表了獨立、堅強和自信。盡管環境寒冷,但寒梅依然散發著淡淡的香氣,這也可以理解為對美麗和精神力量的贊美。整首詩曲折而含蓄,通過對寒梅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意境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