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 作者:葉夢得 |
三日疾風吹浩蕩,綠蕪未遍平沙。
約回殘影射明霞。
水光遙泛坐,煙柳臥欹斜。
霜鬢不堪春點檢,留連又見芳華。
一枝重插去年花。
此身江海夢,何處定吾家。
|
|
臨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解釋: 《臨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是宋代詩人葉夢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疾風三日吹蕩蕩,綠蕪未遍平沙。約回殘影射明霞。水光遙泛坐,煙柳臥欹斜。霜鬢不堪春點檢,留連又見芳華。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夢,何處定吾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正月二十四日晚上坐在湖邊的景象。在疾風中,大片浩蕩的綠蕪還沒有完全遍布平坦的沙灘。夕陽的余暉映照著湖面,水光閃爍。詩人靜靜地坐著,遠遠看著煙霧繚繞的柳樹,側身躺臥。他的鬢發已經不堪春天點檢的輕拂,仍停留在芳華的時刻。他重新插上了去年的花枝。他感嘆自己的人生如同在江海中的夢境,不知何處才是他真正的家園。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湖光山色的畫面。詩人以凝重的筆觸描繪了湖邊的景象,疾風吹拂的綠蕪和水面上泛起的光芒。通過表現自然景色的靜謐和美麗,詩人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和思考。
詩中表現出詩人對流轉不息的時光的思考和對生命流逝的感慨。他用"霜鬢不堪春點檢"來形容自己的年華已逝,留連不舍地又見芳華,表示時光的流逝無法阻擋。他重新插上去年的花枝,也許是希望重新拾起過去的美好,或者是對逝去時光的懷念。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將人生比喻為一場在江海中的夢。他感嘆自己不知道何處才是真正的家園,折射出對歸屬感的追求和思考。
整首詩以簡練、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歸宿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同時,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美麗和靜謐,詩人展現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