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癸卯次葛魯卿法華山曲水勸酒) / 作者:葉夢得 |
山半飛泉鳴玉珮,回波倒卷粼粼。
解巾聊濯十年塵。
青山應卻怪,此段久無人。
行樂應須賢太守,風光過眼逡巡。
不辭常作坐中賓。
只愁花解笑,衰鬢不宜春。
|
|
臨江仙(癸卯次葛魯卿法華山曲水勸酒)解釋: 《臨江仙(癸卯次葛魯卿法華山曲水勸酒)》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葉夢得。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半飛泉鳴玉珮,
回波倒卷粼粼。
解巾聊濯十年塵。
青山應卻怪,此段久無人。
行樂應須賢太守,
風光過眼逡巡。
不辭常作坐中賓。
只愁花解笑,衰鬢不宜春。
中文譯文:
山坡上有飛泉,發(fā)出玉珮般的聲音,
回蕩的波浪翻卷著閃閃發(fā)亮的光芒。
解開頭巾洗滌十年的塵埃。
青山應該會感到奇怪,這段時間沒有人來過。
在行樂的時候,應該邀請賢明的太守,
風景經(jīng)過眼前匆匆而過。
不辭辛苦經(jīng)常作為坐中的客人。
只是擔心花兒會笑話,衰老的鬢發(fā)不適合春天。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在江邊的山坡上的景象。飛泉的聲音如同玉珮的聲音一樣清脆動人,回蕩的波浪閃爍著光芒。詩人解開頭巾,用清泉洗滌去十年的塵埃,表達了對清新、純潔的向往。然而,他卻感嘆青山無人來訪,暗示自己孤寂無依。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行樂的場景,表示應該邀請賢明的太守來共享美景。詩人感嘆風光轉(zhuǎn)瞬即逝,暗示人生短暫,卻希望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享受歡樂。他自謙地表達自己常常作為坐中的客人,不辭勞苦,但只是擔心花兒會嘲笑他,認為他已經(jīng)老去,鬢發(fā)已經(jīng)斑白,不再適合春天。
整首詩詞以山水之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純潔、清新的向往,同時也抒發(fā)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年老的憂慮。詩中的意象生動,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思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