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泂酌亭詩?并引? / 作者:蘇軾 |
.瓊山郡東,眾泉觱發,然皆冽而不食。
丁丑歲六月,軾南遷過瓊,始得雙泉之甘于城之東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滿,泉相去咫尺而異味。
庚辰歲六月十七日,遷于合浦,復過之。
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之亭名與詩。
名之曰泂酌,其詩曰:泂酌彼兩泉,挹彼注茲。
一瓶之中,有澠有淄。
以瀹以烹,眾喊莫齊。
自江徂海,浩然無私。
豈弟君子,江海是儀。
既味我泉,亦嚌我詩。
|
|
泂酌亭詩?并引?解釋: 瓊山郡東。,眾泉泉水頭發,但都寒冷而不吃。
丁丑年六月,蘇軾南遷過瓊,開始得到雙泉的甘在城的東北角,因為告訴別人,從此汲水的人常滿,泉相距咫尺,奇特的味道。
初二年六月十七日,遷往合浦,又過了。
太守承議郎陸公,求泉上的亭名與詩。
叫洞酌,他的詩說:遠舀酒那兩個泉,舀來倒進我水缸。
一瓶的中,有有淄澠。
以煮來煮,眾人呼喊不齊。
從長江到海,正大無私。
溫文爾雅的君子,江海所以儀。
既美味我泉,也嘗我的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