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晦夫惠琴枕 / 作者:蘇軾 |
中郎不眠仰看屋,得此古椽圍尺竹。
輪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軫足。
流傳幾處到淵明,臥枕綸巾酒新漉。
孤鸞別鵠誰復(fù)聞,鼻息齁齁自成曲。
|
|
歐陽晦夫惠琴枕解釋:
《歐陽晦夫惠琴枕》是蘇軾寫的一首詩,描述了作者欣賞并使用一枕頭的琴枕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中郎不眠仰看屋,
得此古椽圍尺竹。
輪囷濩落非笛材,
剖作袖琴徽軫足。
流傳幾處到淵明,
臥枕綸巾酒新漉。
孤鸞別鵠誰復(fù)聞,
鼻息齁齁自成曲。
詩意:
詩中的"中郎"指的是蘇軾自己,他在夜晚仰望自己的房屋,發(fā)現(xiàn)了一根古老的椽木上竹制的琴枕。這個琴枕琴聲圓潤悠揚,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笛子。蘇軾將這根木頭剖開,制成了自己的袖珍琴,琴上的徽和軫也完美地呼應(yīng)了琴聲的音調(diào)。這首詩傳播到了淵明等人那里,他們在臥枕之上,佩戴著綸巾(一種絲綢頭巾)并品嘗新釀的酒。盡管孤鸞與別離的鵠(指蘇軾自己)的琴聲再美妙,但現(xiàn)在已無人能夠再聽到,只有蘇軾自己的鼻息聲在寂靜中形成了一曲美妙的樂曲。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自我描寫的方式,展示了他對音樂的熱愛和才華。他發(fā)現(xiàn)了一根古老的琴枕,將其制成了一把袖珍琴,并發(fā)現(xiàn)它的音質(zhì)獨特,與一般的笛子完全不同。這首詩中使用了一些琴術(shù)的專業(yè)詞匯,如"袖琴徽軫足",使得詩中琴聲的描繪更加精準(zhǔn)。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蘇軾與他的朋友們一起臥枕飲酒,享受音樂的美妙。然而,最后的兩句表達了一種無法再被聽到的遺憾,只有蘇軾自己的鼻息聲在寂靜中成為了一曲美妙的樂曲,這也可以理解為蘇軾在表達自己的孤獨和自嘲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琴聲和音樂的描寫,表達了蘇軾對藝術(shù)和美的追求,并展示了他在音樂方面的造詣。詩中描繪的琴聲和酒宴氛圍,給人以愉悅和享受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一絲無奈和孤獨。這首詩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xiàn)了蘇軾的才華和情感表達的巧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