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江檻) / 作者:朱熹 |
暮雨朝云不自憐。
放教春漲綠浮天。
只令畫閣臨無地,宿昔新詩滿系船。
青鳥外,白鷗前。
幾生香火舊因緣。
酒闌山月移雕檻,歌罷江風拂玳筵。
|
|
鷓鴣天(江檻)解釋: 《鷓鴣天(江檻)》是宋代文學家朱熹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暮雨朝云不自憐。
手教春漲綠浮天。
只好令畫閣臨無地,
宿昔新詩滿系船。
青鳥外,白鷗前。
幾生香火舊因緣。
酒闌山月移雕檻,
歌罷江風拂玳筵。
詩意:
詩人觀察到暮雨和朝云自然而不可憐己。像春天的洪水漲滿了大地,只有使府閣臨到無地之上,才能容下世間的新詩。舊時的困難與艱辛像青鳥已過去,美麗的白鷗已經出現在前方。許多生命中的福祉和災禍都是香火的結果。在酒闌上,山月移動到了雕檻,唱完歌曲后,江風拂過玳筵。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對于人生與自然的觀察和思考。詩人通過描繪暮雨和朝云的景象,表達了一種超脫于世俗的自我態度,不會為不幸的遭遇而自憐。詩中還出現了詩人對春漲洪水的描繪,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生機。詩句“只好令畫閣臨無地,宿昔新詩滿系船”表達了詩人對于新詩的渴望和追求。與此同時,詩中也展現了對于過去的反思,將香火的福祉和災禍視為生命的因緣,傳達了一種坦然面對命運的態度。最后的詩句“酒闌山月移雕檻,歌罷江風拂玳筵”表達了在美好的環境中抒發情感和享受生活的愉悅心情。整首詩以清雅的語言和婉約的意境展現了朱熹的文學風格,傳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