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閣 / 作者:范仲淹 |
僧閣倚寒竹,幽襟聊一開。
清風曾未足,明月可重來,晚意煙垂草,秋姿露滴苔。
佳賓何以佇,云瑟與霞杯。
|
|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閣解釋: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閣》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章岷推官一同登上承天寺竹閣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友誼的珍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僧閣倚寒竹,幽襟聊一開。
清風曾未足,明月可重來。
晚意煙垂草,秋姿露滴苔。
佳賓何以佇,云瑟與霞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承天寺竹閣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展現了作者對友誼和自然之美的感悟。
首先,詩中的“僧閣倚寒竹,幽襟聊一開”描繪了竹閣依偎在寒竹之間,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這里的“幽襟”指的是內心的情感,通過與友人一同登上竹閣,作者的內心也隨之打開。
接著,詩中的“清風曾未足,明月可重來”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向往。作者認為清風的美麗曾經不足以滿足他的心靈,而明月的美麗卻可以再次重現。這里的“清風”和“明月”象征著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期待。
然后,詩中的“晚意煙垂草,秋姿露滴苔”描繪了晚上的景色。煙霧彌漫,草地上露水滴落,給人一種寧靜而凄美的感覺。這里的景色與作者的情感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最后,詩中的“佳賓何以佇,云瑟與霞杯”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作者邀請佳賓一同欣賞自然景色,共同品味人生的美好。這里的“云瑟”和“霞杯”象征著友誼和歡樂,也體現了作者對友情的重視和對友人的期待。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展現了作者對友誼和自然之美的贊美和珍視。它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給人一種寧靜、凄美的感覺,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