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朔吟 / 作者:范仲淹 |
太平燕趙許閑游,三十從知壯士羞。
敢話詩書為上將,猶憐仁義對諸侯。
子房帷幄方無事,李牧耕桑合有秋。
民得夸襦兵得帥,御戎何必問嚴憂。
|
|
河朔吟解釋: 《河朔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范仲淹。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和平時期的向往和對仁義道德的推崇。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太平的燕趙地方讓我自由地游玩,
三十歲從知壯士感到羞愧。
我敢說,詩書才是最高的將領,
仍然懷念仁義對待諸侯的時光。
子房(指范仲淹自己)在帷幄之中沒有事務紛擾,
李牧(指另一位歷史人物)耕種著桑田,秋天豐收。
人民得到了夸贊,士兵得到了指揮官,
統御戎馬,何必問及嚴峻的憂慮。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表達了作者對和平安定的向往和對仁義道德的重視。作者通過描繪太平時期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渴望。他認為,詩書才是真正的將領,強調了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作者還贊美了仁義對待諸侯的時代,強調了道德和倫理價值觀的重要性。
在詩詞的賞析中,作者通過對比自己和李牧的境遇,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子房在帷幄之中沒有事務紛擾,暗示了他的政治地位穩固,沒有外患。而李牧則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耕種著自己的土地,過著平凡的生活。這種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和平時期的向往和對平民生活的贊美。
最后,作者強調了人民得到夸贊,士兵得到指揮官的重要性。他認為,只要有合適的領導者,就不需要擔心戰爭和危機。這種觀點體現了作者對和平的渴望和對領導者的期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和平時期的向往和對仁義道德的推崇,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對和平安定的渴望。同時,通過對比不同人物的境遇,展示了作者對平民生活和領導者的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