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恨去年 / 作者:白居易 |
老去唯耽酒,春來不著家。
去年來校晚,不見洛陽花。
|
|
恨去年解釋:
《恨去年》
老去唯耽酒,
春來不著家。
去年來校晚,
不見洛陽花。
中文譯文:
年老只沉溺于酒,
春天來臨卻不歸家。
去年來到校場較晚,
錯過了洛陽的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人白居易創作的作品。詩中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年老的感慨,同時也暗示了對于錯過美好時光和機會的遺憾之情。
首句“老去唯耽酒”,詩人以“老去”自喻,抒發了對年華逝去的無奈感。他唯一的慰藉就是沉溺于酒中,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逃避現實的方式。
接著的兩句“春來不著家”,詩人描述了自己在春天來臨時無心歸家的狀態。這里的“春來”可以理解為新生、希望和機會的象征,而詩人卻無法抓住它,暗示了他對于未能珍惜時光的懊悔。
最后兩句“去年來校晚,不見洛陽花”,詩人回憶起去年自己來到校場時的晚到,錯過了洛陽的花。這里的“洛陽花”可以代表美好的事物和機遇,而詩人未能親眼目睹,表達了他對于錯失機會的遺憾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年老和錯失機會的感慨和遺憾。詩人借助酒和花的象征意義,通過對比和聯想,表達了對于逝去的時光和錯過的機會的深深懷念和懊悔之情。這種感慨也是人們在面對歲月流轉、悔恨過去的普遍心境,使得這首詩具有共鳴力和思索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