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春 / 作者:白居易 |
洛陽陌上春長在,惜別今來二十年。
唯覓少年心不得,其馀萬事盡依然。
|
|
洛陽春解釋:
《洛陽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洛陽的春天依舊在陌上綿延,可惜分別至今已有二十年。只是無法找回當年少年的心情,其他的一切事物都依然如故。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洛陽春天的懷念之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洛陽是唐代的重要文化中心,以其美麗的春天而著名。詩人描述了洛陽春天的景象在陌上綿延,仍然美麗如故。然而,詩人在分別洛陽已有二十年之后,感嘆時光的飛逝,無法再找回當年年輕時的心情和激情。詩中透露出對青春歲月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不可挽回的感嘆。
這首詩的賞析主要在于其對時光流逝和青春逝去的深刻思考。詩人通過對洛陽春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對逝去的青春的懷念之情。洛陽春景作為詩中的背景,給予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感慨更為具體而生動的形象。整首詩簡潔明快,語言平實,卻帶有濃郁的哀愁和感傷之情。它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逝去歲月的思考,使讀者也能夠在其中找到共鳴,感受到歲月流轉和青春逝去的無奈和惋惜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