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予與微之老而無子發于言嘆著在詩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 / 作者:白居易 |
常憂到老都無子,何況新生又是兒。
陰德自然宜有慶,皇天可得道無知。
一園水竹今為主,百卷文章更付誰。
莫慮鹓雛無浴處,即應重入鳳凰池。
五十八翁方有后,靜思堪喜亦堪嗟。
一珠甚小還慚蚌,八子雖多不羨鴉。
秋月晚生丹桂實,春風新長紫蘭芽。
持杯祝愿無他語,慎勿頑愚似汝爺。
|
|
予與微之老而無子發于言嘆著在詩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解釋:
《予與微之老而無子發于言嘆著在詩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和微之年老卻沒有子嗣,因此發出嘆息之聲并寫在詩篇中。今年冬天我們各自有了一個兒子... 嘲笑。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對于自己年老無子的憂慮,以及對于新生命的喜悅和對命運的嘲笑。他認為陰德(善行的因果報應)應該會得到慶祝,但皇天(天命)卻并不了解這一切。詩人把自己與微之進行對比,表明自己的不幸與微之的幸福。詩人對于自己的作品和才華的歸屬也產生了疑慮,他不知道自己的文章會由誰來繼承。最后,詩人以自己的心境警示他人,不要像他一樣愚昧頑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嘲笑的手法,反映了白居易內心的矛盾和對命運的思考。他的憂慮和無奈在詩中得到了抒發,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才華和作品可能會被遺忘。詩中的水竹和文章象征著他的藝術成就,而鹓雛和八子則象征著子嗣。白居易以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秋月、丹桂、紫蘭芽等景物,展示了生命的繼續和新生命的希望。最后,他以自己的經歷和教訓,告誡讀者要慎重思考,不要陷入頑固和愚昧的狀態。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充滿了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和矛盾情感的表達,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