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子晉廟 / 作者:白居易 |
子晉廟前山月明,人聞往往夜吹笙。
鸞吟鳳唱聽無拍,多似霓裳散序聲。
|
|
王子晉廟解釋:
《王子晉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王子晉廟前山月明,
人聞往往夜吹笙。
鸞吟鳳唱聽無拍,
多似霓裳散序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王子晉廟前山夜晚的景象。在明亮的月光下,人們經(jīng)常能聽到笙簫的聲音。鸞鳳的啼唱不受拍子的限制,聽起來更像是《霓裳羽衣曲》中散亂的聲音。
賞析:
這首詩以夜晚的景色和音樂為主題,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現(xiàn)了一種寧靜、神秘而又美妙的氛圍。
首句“王子晉廟前山月明”揭示了夜晚的明亮月光,為整首詩營造了一種幽靜的氛圍。廟前的山巒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明亮。
接著,詩人描述了夜晚傳來的笙簫聲。“人聞往往夜吹笙”,暗示著這種音樂的常見和廣泛。笙簫聲在夜晚中回蕩,給人們帶來一種寧靜和安慰。
下一句“鸞吟鳳唱聽無拍”,描寫了笙簫聲的特點。鸞鳳的鳴唱沒有明確的拍子,而是自由自在地流淌,增添了一種優(yōu)美的旋律和音調(diào)。
最后一句“多似霓裳散序聲”通過與《霓裳羽衣曲》的對比,進一步強調(diào)了音樂的散亂和自由。《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另一位著名音樂家宮崎彥右衛(wèi)門創(chuàng)作的曲子,其音樂風格獨特,旋律華麗。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音樂為線索,以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神秘的夜晚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音樂藝術(shù)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