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場獨坐 / 作者:白居易 |
整頓衣巾拂凈床,一瓶秋水一爐香。
不論煩惱先須去,直到菩提亦擬忘。
朝謁久停收劍珮,宴游漸罷廢壺觴。
世間無用殘年處,只合逍遙坐道場。
|
|
道場獨坐解釋:
道場獨坐
整頓衣巾拂凈床,一瓶秋水一爐香。
不論煩惱先須去,直到菩提亦擬忘。
朝謁久停收劍珮,宴游漸罷廢壺觴。
世間無用殘年處,只合逍遙坐道場。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一首禪意詩,描繪了詩人在道場的修行場景和心境。詩中詩人描述自己整理衣巾、清掃床鋪的動作,表達了他清除塵俗雜念的決心。一瓶秋水、一爐香指修行者的清凈和虔誠。詩人提到無論是種種煩惱還是覺悟菩提,都要先拋去煩惱,最終忘卻菩提,達到超脫紅塵的境界。朝謁停止了,劍珮被放下,宴游也成為過去,酒宴的繁華不再吸引詩人。詩人認為人世間的事物和享受都無意義,只有坐在道場中,才能找到真正自由與放空的心靈歸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明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對修行的追求和對現(xiàn)世的看透。詩人通過整頓衣服和床鋪的動作,展示了他對外在環(huán)境的整潔和自身心境的寧靜。詩中通過描述一瓶秋水和一爐香,寓意修行者追求的清凈和虔誠,進一步強調(diào)了內(nèi)心的平靜和脫離塵世的意愿。詩人認為要擺脫煩惱,需要拋卻一切塵世憂慮,即使是對菩提的執(zhí)著也要拋去。朝謁停止了,宴游也成為過去,詩人認為在道場中坐禪修行才是最能夠體驗自由和快樂的方式,塵世的名利地位都變得無關(guān)緊要。整首詩表達了人生過半的詩人對塵世的看透和歸宿的渴望,具有很高的禪意和超脫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