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城尋春 / 作者:白居易 |
老色日上面,歡情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后當不如今。
今猶未甚衰,每事力可任。
花時仍愛出,酒后尚能吟。
但恐如此興,亦隨日銷沉。
東城春欲老,勉強一來尋。
|
|
東城尋春解釋:
《東城尋春》,唐代白居易的詩作,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流轉和年華的老去的感慨。詩中描繪了春盡花謝、歡愉經過后心情的消散,并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
詩中以“老色日上面,歡情日去心”來描寫歲月的流逝,色彩逐漸消退,歡樂漸漸離心,對過去的美好時光心存留戀。然而,詩人也明白現在已經無法再回到過去了,只能面對現實的老去。他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如從前,但并不感到沮喪,仍有力量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事務。不論花開時節還是醉酒之后,詩人仍有所歡喜,還能吟唱詩歌。
然而,詩人擔心這樣的激情和快樂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消失。他通過形容“東城春欲老,勉強一來尋”來表示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擔憂。他身處東城,希望能尋找到春天的蹤影,但只能勉強尋覓一絲春意。這可以被理解為對未來可能的不如意和衰老的一種暗示。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傳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擔憂。通過對色彩的表述、歡情和興致的描繪,以及對東城春意的追尋,詩人表達了對年華逝去和未來未知的思考,由此喚起讀者對時光流轉與人生變遷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