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蟆 / 作者:白居易 |
巴徼炎毒早,二月蚊蟆生。
咂膚拂不去,繞耳薨薨聲。
斯物頗微細,中人初甚輕。
如有膚受譖,久則瘡痏成。
痏成無奈何,所要防其萌。
幺蟲何足道,潛喻儆人情。
|
|
蚊蟆解釋:
詩詞:《蚊蟆》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巴徼炎毒早,
二月蚊蟆生。
咂膚拂不去,
繞耳薨薨聲。
斯物頗微細,
中人初甚輕。
如有膚受譖,
久則瘡痏成。
痏成無奈何,
所要防其萌。
幺蟲何足道,
潛喻儆人情。
中文譯文:
四川地區的炎熱毒氣早早地襲來,
二月的時候蚊蟆開始孵化。
它們舔舐皮膚,拂拭無法除去,
繞著耳邊嗡嗡作響。
這種小生物微小細膩,
剛開始人們并不在意。
但如果皮膚受到刺激,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潰瘍。
潰瘍形成后無法控制,
只能防止它們孵化。
這些微小的蟲子算得了什么,
暗喻著警戒人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蚊蟆為象征,通過描繪蚊蟆的特征和行為,抒發了作者對社會中微小而不起眼的問題的關注和警示。蚊蟆雖然微小,但它們的存在和繁殖可能會帶來傷害和疾病。作者通過蚊蟆的形象,暗示了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微小而不起眼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被忽視或放任發展,可能會逐漸演變成更大的問題,給人們帶來困擾和傷害。
詩中的“蚊蟆”可以被理解為社會中的一些不良現象或問題,它們表面上看起來微小輕微,但如果被忽視和縱容,會逐漸擴大,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作者通過描述蚊蟆的繁殖和對人們的困擾,寓意著應當警惕和防范這些微小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以免它們演變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關切,通過微小的蚊蟆形象傳達了深刻的思考。它提醒人們要關注并解決社會中的微小問題,以免它們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逐漸滋生和擴大,最終對整個社會產生不良影響。這也是詩人在唐代社會中的一種社會批判和警示意味的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