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惠思歸錢塘 / 作者:王珪 |
城邑喧喧非所依,忽生秋思滿巖扉。
晨趺未雨千花落,晚渡臨風一錫飛。
定有魚龍窺供缽,應無塵土上禪衣。
寶文圣偈誰為爭,只恐林泉亦暫歸。
|
|
送僧惠思歸錢塘解釋: 《送僧惠思歸錢塘》是宋代王珪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送別僧人惠思歸去的情景,表達了對僧人離去和修行之路的思考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城邑喧喧非所依,
忽生秋思滿巖扉。
晨趺未雨千花落,
晚渡臨風一錫飛。
定有魚龍窺供缽,
應無塵土上禪衣。
寶文圣偈誰為爭,
只恐林泉亦暫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的第一句描寫了城市喧囂的環境,暗示了塵世的紛擾不是僧人修行所依靠的地方。接著,詩人突然感到了秋天的思緒充滿了僧房的庭院,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寂寥和對自然的向往。
第二句中的"晨趺未雨千花落"描繪了清晨時的景象,暗示了一場雨后千花紛落,傳達出時光流轉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而"晚渡臨風一錫飛"則描述了黃昏時分,僧人背著行囊,準備乘風而去。這兩句表達了生命的短暫和離別的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定有魚龍窺供缽,應無塵土上禪衣"傳達出僧人修行的殊勝之處,暗示著僧人心靈的凈化和超脫塵世的狀態。
最后兩句"寶文圣偈誰為爭,只恐林泉亦暫歸"表達了詩人對佛教經典和修行的思考。詩人認為,珍貴的經文和圣賢的教誨不應該成為爭斗的對象,只怕像林泉一樣,修行者的歸宿也只是暫時的。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僧人的送別和對禪修生活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修行狀態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展現出一種超脫塵俗的禪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