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 / 作者:白居易 |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黽勉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
|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解釋:
《思歸(時初為校書郎)》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養無晨昏膳,隱無伏臘資。
遂求及親祿,黽勉來京師。
薄俸未及親,別家已經時。
冬積溫席戀,春違采蘭期。
夏至一陰生,稍稍夕漏遲。
塊然抱愁者,長夜獨先知。
悠悠鄉關路,夢去身不隨。
坐惜時節變,蟬鳴槐花枝。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白居易思歸故鄉的情感。詩中詩人描述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與家人的分離以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感嘆自己在京城的生活艱辛,俸祿微薄,無法養活自己和家人,而離家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他對家鄉的溫暖和美好回憶,如冬天溫暖的床榻和春天采摘蘭花的期盼,在京城的生活中逐漸疏遠。他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夏至之后夜晚的時光變得稍稍漫長。他坐在那里,獨自承受著思鄉的憂愁,長夜漫漫,獨自先知。他思念家鄉的鄉關之路,但他的身體無法隨著夢想回到故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異鄉生活的疲憊之情。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對比了詩人在京城的艱辛與家鄉的溫馨,描繪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還運用了季節的變化來強調時間的流逝和詩人心境的變化。整首詩以抒發情感為主,既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又反映了他在京城的孤獨和困苦。這種感情的流露和對家鄉的眷戀是許多流離失所者所共有的,使人們在閱讀時產生共鳴。這首詩詞通過平實的語言和情感的真摯表達,展現了白居易細膩的情感和才華橫溢的詩歌表達能力,被廣泛認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