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薛校書 / 作者:李白 |
我有吳越曲,無人知此音。
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觀濤作,空郁釣鰲心。
舉手謝東海,虛行歸故林。
|
|
贈薛校書解釋:
《贈薛校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遠離家鄉的異地生活中的思鄉之情,并表達了對友人薛校書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有吳越曲,無人知此音。
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觀濤作,空郁釣鰲心。
舉手謝東海,虛行歸故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詩人的心情。詩人首先提到了自己創作的吳越曲,但很少有人了解這首曲子的音樂。這句描寫了詩人的才華和創作的孤寂,暗示著他的作品未得到廣泛的認可和傳播。
接下來,詩人用姑蘇(蘇州)的景物來比喻自己。他說自己如同一株蔓草般地生長在姑蘇,感到被遺忘和被埋沒。麋鹿空悲吟則表達了詩人在異鄉的寂寞和思鄉之情。
在第三、第四句中,詩人提到了觀濤和釣鰲。這里的觀濤指的是觀賞大海波濤的景色,而釣鰲則是指捕捉巨大烏龜的意象。詩人表示自己雖然未曾親臨大海觀賞波濤和釣鰲,但內心卻懷抱著對這些景色的向往和渴望。
最后兩句是詩人對友人薛校書的告別和寄托。詩人舉起手向東海(即東方大海)致謝,然后虛步向故鄉的林木歸還。這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并表達了自己希望能夠重返故鄉的愿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身處境的描繪,抒發了詩人的孤獨、思鄉和對友情的珍視之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對故鄉的眷戀,展現了李白獨特的情感表達和豪放的詩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