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圣制喜雨 / 作者:張九齡 |
艱我稼穡,載育載亭。
隨物應(yīng)之,曷圣與靈。
謂我何憑,惟德之馨。
誰云天遠,以誠必至。
太清無云,羲和頓轡。
于斯烝人,瞻彼非覬。
陰冥倏忽,沛澤咸洎。
何以致之。
我后之感。
無皋無隰,黍稷黯黯。
無卉無木,敷芬黮黤.
黃龍勿來,鳴鳥不思。
人和年豐,皇心則怡。
豈與周宣,云漢徒詩。
|
|
奉和圣制喜雨解釋: 中文譯文:
奉祝圣皇降下了喜雨
詩意:
這首詩是張九齡奉皇上之命,為喜迎天降的雨水而作的詩。詩中,他表達了他對雨水的贊美和感激之情,認為這是皇帝的恩賜,是上天對人民的關(guān)懷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張九齡對雨水的贊美和喜悅之情。他用"我稼穡,載育載亭"來形容雨水滋潤田野,使莊稼茁壯成長。他認為雨水是天地之間的連接,是上天對人們誠心祈禱的回應(yīng),是默默奉獻的收獲和馨香。在他看來,這場雨是如此的珍貴和神奇,就像沒有一絲云彩的天空一樣的清澈,讓他能夠縱覽無遺,可見神圣之威。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他以對比的方式來形容沒有濕潤的土地,黍稷失去了光澤,萬物喪失了生機。他希望沒有黃龍的干擾,沒有鳴鳥的干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豐收年景使皇帝心情愉悅。最后,他提到了周宣和云漢,以顯出這場雨是如此非同尋常,超越了凡人之間的詩歌贊美。
整首詩描繪了一幅大自然與人類和諧共生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崇拜與感激之情,以及對上天祝福和皇帝賢明治國的祝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