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圣制燭龍齋祭 / 作者:張九齡 |
上帝臨下,鑒亦有光。
孰云陰騭,惟圣克彰。
六月徂暑,四郊愆陽。
我后其勤,告于壇場。
精意允溢,群靈鼓舞。
蔚兮朝云,沛然時雨。
雨我原田,亦既有年。
燭龍煌煌,明宗報祀。
于以助之,天人帝子。
聞詩有訓,國風茲始。
|
|
奉和圣制燭龍齋祭解釋: 《奉和圣制燭龍齋祭》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張九齡。詩詞所述是詩人奉國家的圣旨,在六月舉行祭祀活動,以表達對上帝的敬意。
詩詞中描繪了祭祀場景,上帝降臨下界,鑒在轉動之間也發出了光芒。詩人提到“陰騭”,指代屬于陰陽學說的鬼神,但只有圣人才能明白其中含義。六月已經過去了,暑氣開始退去,四周的郊外顯得更加宜人。詩人為了回饋上天的賜予,來到祭壇,虔誠祈禱。他的精神和意志飽滿,群靈也因此而振奮。詩中形容云彩旺盛的樣子,像是豐沛的雨水。雨水滋潤了他的原野,農田也有了收成。燭光燦爛,照亮了龍尊的祭祀場景。通過祭祀典禮,向明宗報告祭祀的結果,同時也希望得到天人帝子的幫助。最后提到,聽到這首詩詞會帶來必要的教導,是國風的開端。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上帝的虔誠和感激之情,通過祭祀表達自己的敬意,同時也希望得到上天的保佑和庇護。這是一首充滿美好祝愿和對命運的控制欲望的詩詞,同時描繪了盛夏時節的自然景觀,給人以清新和寧靜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