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中時蔬盡皆鋤理唯秋蘭數本委而不顧彼雖…遂賦二章 / 作者:張九齡 |
場藿已成歲,園葵亦向陽。
蘭時獨不偶,露節漸無芳。
旨異菁為蓄,甘非蔗有漿。
人多利一飽,誰復惜馨香。
幸得不鋤去,孤苗守舊根。
無心羨旨蓄,豈欲近名園。
遇賞寧充佩,為生莫礙門。
幽林芳意在,非是為人論。
|
|
園中時蔬盡皆鋤理唯秋蘭數本委而不顧彼雖…遂賦二章解釋: 園中時蔬盡皆鋤理唯秋蘭數本委而不顧彼雖園葵與場藿向陽成獨蘭時不同偶露節漸無芳旨異菁為蓄甘非蔗有漿人多利一飽誰復惜馨香幸得不鋤去孤苗守舊根無心羨旨蓄豈欲近名園遇賞寧充佩為生莫礙門幽林芳意在非是為人論
中文譯文:
園里的時蔬已經全部鏟除剔平,只有幾本秋蘭獨自委頓而不被關注。與此同時,園葵與場藿卻向著陽光成長。蘭之時節獨特,不偶然相逢,露節漸漸失去了芬芳的味道。香菁所持的香氣不同于甘蔗有漿。人們只追求一時的利益,誰還會顧及鮮花的馨香呢。幸好這些秋蘭沒有被鏟除,它們守著原有的根。它們并不羨慕其他馨香的花草,也不愿靠近那些名園。即使得到了賞識也不去追求榮耀,為了生存,卻不讓柵門礙事。幽靜的林中,花草的芬芳本就不是為了和人爭論而存在。
詩意:
此詩通過描述園中的植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身份地位的超脫和淡然處世的態度。張九齡以園中的時蔬和秋蘭來比喻人們在社會中的不同追求。作者通過描述時蔬被鏟除,而秋蘭保留下來,進一步暗示了自己不追求虛名和功利,而是保持自己的獨立與真實。詩中洋溢著淡泊、寧靜、自由的情懷,表達了個人向往幽靜與自然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園中的景物和植物,巧妙運用植物的形象隱喻人生境遇。詩中通過對比描寫,表達了作者看破世俗名利,追求內心真實與寧靜的心態。作者通過選擇秋蘭來代表自己,傳達了一種高潔自守、不隨俗流的生活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形象生動,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的自省思考和超拔情懷,充滿哲理意味。同時,詩中所表現出的獨立性格和不拘世俗的態度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對追求精神獨立和超然自得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