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亭寓言 / 作者:張九齡 |
林居逢歲晏,遇物使情多。
蘅茝不時與,芬榮奈汝何。
更憐籬下菊,無如松上蘿。
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陽和。
|
|
林亭寓言解釋: 林亭寓言
林居逢歲晏,
在這林中居住,每逢歲月平安,
遇物使情多。
見到事物時激發出的情感豐富多樣。
蘅茝不時與,
蒲葦和艾草時不時會和我共同度過時光,
芬榮奈汝何。
那桂花的芬芳和虞草的榮華又怎能與你相提并論。
更憐籬下菊,
更加鐘愛籬笆下的菊花,
無如松上蘿。
沒什么可以和松樹上的蔓藤相比。
因依自有命,
因為它們各自有著它們的生命定位,
非是隔陽和。
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陽光之間的距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居住在林間的生活,作者以自然物象為引子,表達了對周圍事物的情感以及它們不同的命運。蒲葦和艾草屢遭風雨摧殘,而桂花和虞草則開放美麗繁榮,詩人對它們的評價分別是“不時與”和“奈汝何”。在這個物我交融的世界里,詩人特別鐘愛籬笆下的菊花,并稱之為“更憐”,展示了詩人對它的深切喜愛。而松樹上的蔓藤則被視為無法與之相比的存在。整首詩表達了對于生活中各種物象的感慨和審美,同時也隱含了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最后兩句再次強調了物象與人的不同,體現了人類無法完全理解自然法則的局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