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 / 作者:李嶠 |
名士竹林隈,鳴琴寶匣開。
風前中散至,月下步兵來。
淮海多為室,梁岷舊作臺。
子期如可聽,山水響馀哀。
|
|
琴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在名士的竹林邊,鳴琴的寶匣打開。
風中傳來旋律,月下步兵向前走。
淮海多是居住之地,梁岷以前創作了太平臺。
倘若子期能夠傾聽,山水將會韻律悲哀。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士坐在竹林中,打開了琴匣開始演奏的場景。風吹過中傳來了琴聲,月下的步兵開始行動。詩中提到了淮海,它是一個有許多人居住的地方;梁岷創作的太平臺也被提到了。最后,詩人希望子期能夠傾聽,因為他相信山水會傳達出一種悲哀的韻律。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寧靜的環境和美妙的音樂來表達作者對藝術和心靈的追求。名士坐在竹林中,打開琴匣,這象征著他追求和諧與美的心靈世界。風中傳來的琴聲和月下的步兵則象征了藝術所帶來的愉悅和情感的自由流動。淮海和梁岷則展示了作者對歷史和文化的關注。最后的希望子期能夠傾聽,表達了詩人對他人理解和欣賞自己作品的渴望。
整體上,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音樂、藝術和情感的追求,以及對他人認可和理解的希望。它通過音樂、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元素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唐代詩人李嶠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美學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