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戈 / 作者:李嶠 |
富父舂喉日,殷辛漂杵年。
曉霜含白刃,落影駐雕鋋.
夕擯金門側,朝提玉塞前。
愿隨龍影度,橫□陣云邊。
|
|
戈解釋: 《戈》是李嶠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英雄的壯麗。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富父用戈日,殷辛漂杵年。
清晨霜露中隱匣子般的刀刃,傍晚的影子凝固在字鋒之上。
黃昏用帆布擯棄了金屬的門扉,黎明時分提起玉色的轡頭出征。
渴望能像影子一樣,穿越龍陣劃過云邊。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戰爭的場景,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和對英雄壯麗形象的贊美。詩中所指的“富父”和“殷辛”可以理解為富裕的父親和辛勤的年華。詩人通過富父舂喉日和殷辛漂杵年的描寫,表達了戰爭對于人們生活的摧殘和剝奪。而清晨的霜含著白刃,傍晚的影子停滯在字鋒上,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殺戮。而黃昏擯棄金門,清晨提起玉塞,描述了戰爭的開始與結束。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希望能像身影一樣,穿越龍陣,劃過云邊,以求找到和平和自由。
賞析:
這首詩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和形象的對比,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和平的渴望。詩中運用了一系列的象征和意象,如“富父”、“殷辛”、“清晨”、“傍晚”、“黃昏”、“黎明”、“龍影”等,將戰爭的景象與人們的生活和情感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沖突,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整首詩行云流水,語言簡練而富有力度,節奏感強烈,給讀者以強烈的沖擊和共鳴。同時,詩人通過描繪戰爭殘酷的一面,也表達了對英雄壯麗形象的贊美,以及對和平自由的向往。整首詩氣勢磅礴,既表現了戰爭的殘酷,也展現出了人類的勇氣和追求和平的堅定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