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一作宋之問詩) / 作者:李嶠 |
既接南鄰磬,還隨北里笙。
平陵通曙響,長樂警宵聲。
秋至含霜動,春歸應律鳴。
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馀清。
|
|
鐘(一作宋之問詩)解釋: 譯文:
《鐘(一作宋之問詩)》
南鄰磬聲傳,北里笙聲伴。
平陵曙光照,長樂夜魅懸。
秋天霜已降,春季鳥兒鳴。
想要知其常,金簴樂音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不同來源的鐘聲,磬聲來自南方,笙聲來自北方。其中,磬聲來自平陵,清晨能夠聽到這個鐘聲,而笙聲來自長樂,夜晚能夠聽到這個聲音。詩中也提到了秋末霜已降臨,春天鳥兒開始鳴叫。最后一句"想要知其常,金簴樂音清"表達了只有經過時間長久才能真正了解鐘聲的特點。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來源的鐘聲,展示了時光流轉和季節交替帶來的音樂變化。南方的磬聲和北方的笙聲代表了不同的地域特色。詩人以特定的時間和位置來描述鐘聲,更加突顯了它們的特殊和一定的規律性。詩人將秋至和春歸作為助詞,將鐘聲與季節聯系起來,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化和生命的律動。最后一句表達了人們只有在長期的觀察和體驗中才能真正領悟音樂的美妙之處。整首詩以寫景的方式,通過音樂元素將自然界和人類活動融為一體,充滿了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