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燭 / 作者:李嶠 |
兔月清光隱,龍盤畫燭新。
三星花入夜,四序玉調(diào)晨。
浮炷依羅幌,吹香匝綺茵。
若逢燕國相,持用舉賢人。
|
|
燭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燭光掩映兔月清明,
盤龍繪成的畫燭嶄新。
三顆星星在夜空中閃耀,
四季美玉散發(fā)清晨的音調(diào)。
浮炷依偎在羅幕之上,
吹動香氣升騰綺麗之茵。
如果遇見燕國的相士,
請動用他的智慧,舉薦才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燭光的美景為主題,以燭光隱現(xiàn)和展現(xiàn)之美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才華薈萃的期待。詩中通過描繪兔月、龍盤畫燭、星辰、四季玉、浮炷、香氣等意象,以及燕國相和舉薦賢人的情節(jié),展現(xiàn)了詩人對美的細膩觸發(fā)和對人才的期待。
首句"兔月清光隱,龍盤畫燭新"以兔月清明,燭光被掩映的意象,形容了光亮的美麗。其中,兔月指農(nóng)歷三月,清明時節(jié)的月亮,表達了溫暖舒適的夜晚氣氛;龍盤畫燭則是指用龍形畫出的燭臺,突出了燭臺的華麗和燭光的灼熱明亮。整句表達了燭光美景的充實和瑰麗之感。
下句"三星花入夜,四序玉調(diào)晨"通過星辰和四季玉來揭示燭光的美妙和宏偉。三星花指星星閃耀時的美麗,四序玉指四季美玉表達的瑰麗美景,用來比擬燭光的輝煌和壯美。整句表達了燭光美景的遼闊和卓絕之感。
接下來兩句"浮炷依羅幌,吹香匝綺茵"通過描繪炷香和羅幌、香氣和綺茵,來形容燭光的嬌媚和芬芳。浮炷借汲水炷香,寓意燭光的美麗和香氣飄逸之感;羅幌和綺茵則是指華麗的帷幕和裝飾,強調(diào)了燭光的華美和溫馨。整句表達了燭光美景的嬌柔和芬芳之感。
最后兩句"若逢燕國相,持用舉賢人"揭示了作者對燕國相的期待和對人才的推崇。燕國相指官職高位的人,寓意能體察美景和才能薈萃的人才。通過尋求燕國相的幫助,來舉薦賢人,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感召和對人才的志向。整句表達了詩人對美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燭光的美景,展示了燭光美麗輝煌的一面,并將美景與智慧人才相結(jié)合,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才華薈萃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