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麟 / 作者:李嶠 |
漢祀應祥開,魯郊西狩回。
奇音中鐘呂,成角喻英才。
畫像臨仙閣,藏書入帝臺。
若驚能吐哺,為待鳳凰來。
|
|
麟解釋: 《麟》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嶠。詩中描繪了漢祀典禮應祥的盛況和魯郊西狩歸來的場景,以及麟的奇音、成角的象征意義。詩意表達了對才華出眾的人才的贊揚和崇敬,以及希望鳳凰能到來的期盼。
詩詞的中文譯文:
漢祀典禮應祥開,
魯郊狩獵歸來回。
奇音麟獸敲鐘呂,
成角喻德美的英才。
畫像嵌于仙閣內,
藏書收進帝王臺。
若能驚動吐哺哺,
為等待鳳凰的到來。
詩中所描繪的漢祀典禮是古代的一種祀神儀式,表示君王向神明表達謝意和祈福。魯郊西狩是指君王帶領臣子在魯地進行狩獵活動,象征著政治的穩定和國家的繁榮。奇音麟獸中的鐘呂是指鐘樂中的“呂”調,代表君子的德行和高尚品德。成角則是指麟獸的一種角,喻意才德出眾的人才,可能是作者對自己或他人的自謙和贊頌。畫像臨仙閣、藏書入帝臺表示將人才名士的畫像和精選的藏書珍品收藏在高官名府中,彰顯了對文化藝術和書畫收藏的重視和崇尚。最后兩句表達了希望出現才華橫溢、顯貴尊貴的鳳凰,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和平。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古代祭神儀式、狩獵場景和象征意義來表達對才德出眾的人才的贊頌和景仰,以及對國家繁榮和和平的期待和祈愿。同時,詩中運用了辭章中的典故和象征,給予詩詞更多的想象力和意象,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性和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