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 / 作者:李嶠 |
鳳出秦郊迥,鶉飛楚塞空。
蒼梧云影去,涿鹿霧光通。
草暗少原綠,花明入蜀紅。
誰言版筑士,猶處傅巖中。
|
|
野解釋: 《野》
鳳出秦郊迥,鶉飛楚塞空。
蒼梧云影去,涿鹿霧光通。
草暗少原綠,花明入蜀紅。
誰言版筑士,猶處傅巖中。
中文譯文:
鳳凰飛離秦郊高遠,野鶉飛翔楚地廣闊。
蒼梧山的云影漸漸消逝,涿鹿山的霧光通往遠方。
草地漸漸暗淡,少原的綠色漸漸褪去,蜀地的花朵綻放如火。
誰說那些筑城的士兵,還在傅巖山中苦守。
詩意:
這首詩以景物描繪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逐漸退去的秋季與逼近的冬季的感慨。鳳凰遠離秦地,野鶉飛向遼闊的楚地,象征著秋天的消逝和冬天的逼近。蒼梧山的云霧散去,涿鹿山上的霧光透過,預示著秋天漸漸消退。草地逐漸變暗,綠色漸漸淡去,而蜀地的花朵卻綻放出火紅的色彩,象征著春天即將到來。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那些仍然堅守在邊界防線的士兵的敬佩和思念。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巧妙地運用了對比手法和象征意象,表達了四季更迭之間的變化和生命的堅守。一方面,詩中的景物描繪了秋天的消退和冬天的逼近,顯得枯寂和凄涼;另一方面,在寒冷的冬季即將來臨時,蜀地的花朵卻綻放出鮮艷的紅色,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詩人同時對士兵們堅守在傅巖山中的勇氣和毅力表示了敬佩和稱贊,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力與堅守精神的贊美。整首詩字字珠璣,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沉的思考。 |
|